Please be awar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omas' release schedule for music and books.

關於藝術家

托馬斯·亞歷山大·科爾貝 (Thomas Alexander Kolbe)

Thomas Alexander Kolbe
Thomas Alexander Kolbe

托馬斯·亞歷山大·科爾貝是一位音樂家、作曲家、製作人和跨領域研究者。他與家人居住於日本名古屋的一棟住宅中,該處的專案工作室是一個經過刻意簡化設計的靜謐空間,旨在實現聲音精準度與集中工作。

以本名發表的作品為氛圍音樂,強調音質質感、靜默與開放結構。他的音樂根源涵蓋電子流行、早期俱樂部音色、古典曲目與實驗電子音樂。當金屬樂傳遞出真摯的情感重量時,他同樣投入聆聽。對他而言,氛圍勝過流派——專注於情境,而非標籤。

科爾貝的好奇心超越創作本身。他研究聲音如何影響身心:特定聲波模式如何改變血壓或荷爾蒙水平?如何扭曲時間感?如何引導深度休憩?這些問題與美學選擇同等重要,並深植於他的音樂創作中。

他通常獨自工作,耗時漫長,傾向於使用有限的數位工具,而非各式繁多的選項。對他而言,作曲是對結構、空間、轉換與密度的精密觀察。聲音非達成目的的手段,而是一種可塑造的狀態。

這種理念同樣體現在他的日常。科爾貝定期為家人烹調料理——主要是簡單的日本或東亞菜式,偶爾也會做德國料理。肉類僅偶爾出現,沒有僵硬規則,追求的是平衡、清晰與存在感——正如他的音樂。

他的創作處在研究、藝術製作與刻意節奏化日常生活的交匯處。對科爾貝而言,音樂源自於對內外變化的觀察,而非表達欲望。他的作品不傳遞訊息,而是創造空間。

科爾貝是佛教徒。

研究

科爾貝長期探究音樂對身心的影響。他的關注不在於傳統音樂治療,而是聲音、身體調節與意識狀態改變之間的介面。

他研究特定音響特性如何作用於自主神經系統——血壓、呼吸節律與荷爾蒙反應。哪些聲音質感能促進睡眠、記憶鞏固或心理脫鉤?當音樂不再是敘事,而是穩定的聆聽環境時,身體會有何變化?

許多他的氛圍音樂作品正源自這些探究。它們不追求戲劇張力,而注重開放結構、精確重複、狹窄頻段與緩慢變化。聲音不再是情感增幅的工具,而是讓身心安頓的環境。

他的創作過程與持續研究並行。神經聲學、睡眠科學與聽覺認知的研究成果成為設計的篩選器。學術文獻並非為了論證他的作品,而是為了銳化他所提出的問題。關鍵不在於證明音樂的效果,而是定義其在何種條件下可被生理測量。

緩慢、簡化、重複與延展並非純粹風格,而是支持自主神經平衡的策略。在此,音樂非被「打造」,而是被「設置」——以一種狀態的形式存在。

這項研究並非附屬計畫,而是融入他的日常,影響的不僅是他的創作,更是他的聆聽方式。